森梦商朝文史网

于立群-郭沫若第三位妻子

0

于立群 (1916年-1979年),广西贺县人(今广西贺州市)。郭沫若夫人,女书画家。

青年时期曾从事歌舞及电影表演。自幼喜爱书法艺术,以习颜字起步,后在郭沫若身边,受其熏陶指教,研读历代碑帖,专擅篆隶,喜作大字。其作品被毛主席故居、成都杜甫草堂等博物馆收藏。出版有《于立群遗墨》。

人物生平

中国有名的才女、书法家

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原来是成立于1938年10月1日的平桂矿务局。矿务局本部设于钟山县西湾镇,局大门上仍保存完好的“平桂矿务局”几个大字是郭沫若所题。郭沫若为什么要为一个岭南小镇的矿务局题名呢?原来这位世界有名的大文豪是贺县姑爷。他的夫人于立群是广西贺县(今贺州)人,中国有名的才女、书法家。

名门出身的大家闺秀

于立群,贺县(今贺州)桂岭人。她的祖父于式枚,是清朝同治年间的“榜眼”。 于式枚榜眼及第以后,首任的官职是广东学台,相当于当今的教育厅长。这位科举出身的学台,却大力主张废除科举、创办学校,是位洋务派。广东省立优等师范创办后,他就兼任学校的学监并亲自上台讲课。后来出任驻德大使、吏部侍郎等职。其后任李鸿章幕僚十余年。官至正二品,从一品,对两广的教育事业贡献较大。

于式枚是一个笃信佛教的人,没有结婚。他将胞弟于式棱的儿子于孝侯收为继子。这便是于立群的父亲。

于立群的母亲是西林县人,两广总督岑春煊之女。她一共生育了五女一男,最后一个才是男孩。立群排行第三,原名佩珊,“立群”是后改的。

后,于家逐渐衰落。于立群的母亲不得已带着最小的一男一女,住到上海外祖父岑春煊家。于立群父亲没有正当的职业,主要是靠遗产度日。所继承的房产和不少字画,都逐渐被变卖掉了,最后就连于立群四姐妹上学所需的经费也无法应付了。

于立群的长姐于佩琛写得一笔好字,为使姐妹不至失学,每到春节前一个星期,就在北平和平门外国立师范大学对面的厂甸处,摆桌代人书写春联。她的字好,对联也做得好,加之长得漂亮,人们都喜欢请她。每年写上几天,居然也可维持自己和三个妹妹求学费用。

1930年,他们的父亲在生活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把家搬到北平的平乐会馆居住,平乐会馆是平乐府所辖各县在北平的学生经常聚会的场所。大姐于佩琛考上了北平师范大学后,就搬进学生宿舍寄宿。于立群也到上海外祖父家,与母亲弟妹生活在一起。

于立群健康貌美,少年时天真活泼。外祖父岑春煊对她格外宠爱。岑春煊和于式枚既是广西同乡,又是亲家,还是政坛上的密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京津地区。慈禧太后挟光绪帝出德胜门仓皇外逃。各省抚督都没来“勤王”,只有甘肃布政使岑春煊率马步兵2000余人从兰州日夜兼程北上“救驾”。慈禧表示:“若得复国,必无敢忘德也”,行至潼关,即授岑春煊陕西巡抚。后调山西巡抚,四川总督,日后一路青云,成为清末最显赫的重臣之一。据说,岑春煊“勤王”之举,是得时任吏部侍郎的于式枚授意后所为。

于立群到上海那年,才十四岁,便考入上海明月歌舞剧社,后又进上海电影学校,演过话剧,也拍过电影,艺名黎明健,是上海有名的明星。

从姐到妹的移情之爱

于立群的长姐于佩琛,也就是于立忱,在师范大学时是一个很活跃的青年,喜欢文学,善演话剧。著名话剧导演熊佛西所导演的法国名剧——《哑妻》,就是由她主演的。她还被选出席过太平洋学会。还在大学三年级时,她的党身份被特务发现,被捕获释后为《大公报》社长张季鸾所聘在该报工作。

1934年,于立忱得了肺病,靠《大公报》的津贴,到日本治病并兼东京特派记者。她住在东京郊区,与日本的郭沫若家相距不远,常去访问郭沫若。于立忱长得亭亭玉立,白白嫩嫩,两道柳眉、配着满口贝齿,说起话来有条有理,一见面就给人亲切可爱的印象,好一个标准的女记者。

一个是多情才子、浪漫诗人,一个是似花女郎,两人一见钟情,令郭沫若的日本夫人郭安娜深感不安。《大公报》社长张季鸾曾追求于立忱,但她却痴情于郭沫若。

后来《大公报》表示不再承担她旅日的费用,她只好于1937年初返回上海。被疾病,忧郁苦缠,1937年5月,于立忱竟自缢身亡。

同年,郭沫若从日本回到上海后,立刻投身于抗战的洪流之中。没多久,由诗人林林等介绍,他认识了于立群。那时候她经常参加抗日救亡文艺演出。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