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月7日,于长沙的天心阁古城墙上发现了一块明朝洪武年间的窑砖,这块窑砖上刻有负责制造官员的名字,表明了明朝对于质量问题的严格追究。"豆腐渣"工程在当时就被深刻认识到了其危害。该窑砖睡在长沙天心阁古城墙东南角600多年,但一直以往因为普通而不引起游人注意。我通过考证,这是明朝洪武年间的一块窑砖,目前仅此一块,在天心阁250余米古城墙上发现。
这块青色窑砖从明朝洪武年间到现在,见证了长沙600多年的历史。它保存完好无缺,是非常罕见的情况。这段城墙差点被全部毁掉,是因为有一帮文人阻扰,如今才有今天的存在,这是长沙历史文化史上的一个幸事。
这些古代城市建设中使用的窑砖,不仅体现了当时建筑技术和工艺水平,还反映出官僚制度下的生产管理方式。当时每个官员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即使是在那么远离自己的事务中,也能立即查到责任者。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做法?这是因为这些都是作为城墙材料生产的官窑印记,它们相当于现代社会中的质量标志。在那个时代,如果你建造的是谁,那么你就是谁。如果你的产品出了问题,你也得承担责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能够看到这么多高质量的遗迹。
如果人们今天在游览天心阁时发现更多这样的古老遗迹,他们可以直接与管理处取得联系,最先提供信息的人将得到奖励。这不仅能够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同时也能够激发公众参与保护文化资源的大力支持。
从宋代开始,长沙已经拥有着完整的地市垣格局,但是直到清末民初期间,当政府提出拆除部分地市垣以扩大城市、促进商业发展的时候,一位名士曹典球挺身而出,他坚持认为应该保留这一段地市垣,并最终成功阻止了拆除计划,使得我们今天仍然能够看到这片历史珍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