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写给你韩信之死的故事

0

汉十一年春,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威名赫赫的大将韩信,在长乐宫被斩。罪名是谋反。之前,他因这个被夺爵削封,从统辖两淮一带八十八城的楚王贬为不过拥有几千个农户的淮阴侯。时在汉六年十月。不过,这一次谋反却是板上钉钉,证据确凿。

当时汉高祖刘邦正带领大军忙于平定钜鹿太守陈豨的反叛,朝内空虚。韩信见时机来到,就暗中给陈豨送信,打算里应外合,一举颠覆刘氏王朝。但这次行动却没有成功。在准备过程中,他竟然要杀掉一名得罪了他的手下人。这位手下人的弟弟怀恨在心,偷偷向朝廷告了密。

鉴于韩信的威名,加之他对手下的不慎处理保密工作,最终导致了自己的身败名裂。当吕太后听说这一消息,她不免有些紧张。而忠心耿耿的老丞相萧何也在此刻发挥作用。他决定诈称前线传来高祖平叛胜利的消息,并按照例行程序,让百官进宫朝贺。在半信半疑的心情下,被武士们捆住结结实实的一幕就发生了。不需要等待刘邦回来的命令,也无需经过司法程序,只用了一声令下,在长乐宫的钟室,一代名将便宣告结束。

对于那些离开我们世界去远游时留下的遗言,我们臃肿而复杂历史从不吝惜页面进行记录,因为内容已是那么庞博,再多几行字又何妨?尤其是在记述这样一个军事奇才,没有理由不记。于是,当严谨太史公司马迁带着复杂感情记下了那段话:“‘吾悔不用蒯通之言计,以为儿女子所诈,其岂非天哉!’”

最后,那些无法接受的一切,都如同迷信天命一样,被归咎于命运安排,而不是个人选择。在人生最后极限时间里想到蒯通,那也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当初若是听从蒯通的话,或许现在掌控国家的人头落地,但更让他不能忍受的是建立盖世功勋的大丈夫竟要死于一位女子之手。这一切,如同历史上的无数事件,不可避免、不可阻挡。

风云年代有事可记,无论如何都不会省略;然而,当天下已定而无事可记,便显得简单、平淡起来。这并非所有史家都会遵循这样的原则,有些则会以一种不同的视角和态度来描绘这些人物和事件。

对待历史人物,他们往往采取的是客观公允或许还有一丝偏爱的手笔。如果像《史记·淮阴侯列传》那样,将这篇文章放在书中的位置,它所占篇幅仅次于写刘邦和项羽,是司马迁重点记录的人物。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用浓墨重彩描述了韩信令人瞩目的武功,而对他功成之后直至被杀,则只是简短提及,这种处理方式显示出太史公对他的欣赏与尊重。

但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即使再细致地分析这些矛盾与冲突,也很难完全消除它们。如果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问题,那么人们也必须不断探索如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手段。一方面,我们应该学习那些能够理解并适应变化的人物,他们能超越自身局限,为自己寻找新的道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警惕那些因为环境改变而变得危险的人物,他们可能会因为失去依靠而走上歧途,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稳定性。

总之,对待历史人物,我们既应该保持客观评价,同时也不必过分苛求完美。此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理解他们背后的原因,以及他们生活在地球上的特殊背景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站在他们立足的地基上,与他们共鸣,用心感受到他们曾经活跃过的地方——即使那个地方已经变成了过去的一个章节。而我想告诉你的,就是关于这个过去故事中的一个人——一个英雄,又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韓信,你了解吗?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