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历野获编》中记载,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北方的蒙古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就是瓦剌迅速败亡。这一事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深远的影响。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瓦剌部落位于偏远地区,对明朝构成的威胁并不直接。而其与东蒙古之间的矛盾,使得瓦剌成为与明朝合作的一个机会。永乐六年,瓦剌归顺大明,并获得分封爵位,这表明双方有着经济利益上的合作,同时也出于希望通过友好关系达到和平愿望。
然而,在英宗时期,一场名为“土木堡之变”的战役却给予了这段合作以终止。在此之前,由于宦官王振不肯满足瓦剌要求,不仅导致了战争爆发,也让到来的结果极其残酷。大同参将吴浩战死沙场,而朱祁镇被俘。这个事件对明朝造成了沉重打击,不仅损失了精锐部队,还埋下了由盛转衰的伏笔。
对于瓦剌而言,即便他们赢得了一次胜利,但战争带来的消耗也是极其严重。在长时间内不断进行征伐之后,他们内部矛盾日渐加剧。而且,也先为了汗位垂涎已久,却因脱脱不花拒绝立其姐姐儿子为大汗而引起争斗,最终使得也先占据良机自称“天圣大汗”,建号“添元”。随着也先去世后的内部矛盾更加突出,最后导致瓦剌部落逐渐衰落,最终没有实力征服中原,只能散落无存。
综上所述,“土木堡之变”后北方蒙古人的变化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尽管这一事件给予了明朝沉重打击,但同时也是对瓦剌政权最致命的一击,使得它无法承受战争带来的消耗,最终走向崩溃。而这正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种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