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谁讲的好?明朝五军都督府权利有哪些?
在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之后,他为了防止皇权集中过度,分散了兵权,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每个都督府设左、右都督各一名,掌管除亲军十二卫之外的所有卫所,但失去了调兵的权力。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军攻下集庆后,按照元朝的军事领导体制设立行枢密院,统领麾下将士。随着实力的增强,朱元璋又在集庆设立了统军元帅府,在各重要地区设立了翼元帅府,分管各地将士。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于龙湾之战击败陈友谅后废除了行枢密院,并设置大都督府,以亲侄子朱文正为大都督,以节制中外诸军事。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再次对兵权进行调整,将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个机构,每个机构设左、右都督各一名。这时期虽然五军都督府仍然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其调兵能力已经被削弱。
景泰帝登基后,由于于谦提拔成为京营指挥官,加上他的一系列政绩和改革措施,使得兵部的地位开始崛起,而五军都督府的作用逐渐减少。成化和弘治年间,即使管理民户户籍的事务也被收归给了兵部,从而彻底削弱了五军都不局的地位。
嘉靖时期,只剩下管理屯田的事情,这时候武将们挂的是“巡抚或总裁”的职衔。而到了万历时期,就连这点权限也不再保留,最终成为一个虚名无实存在的事物。
这种情况下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文官轻视武将,而武将则对文官心存不满,这种关系导致战争中的效率极低。在这种背景下,大明最终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