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了明神宗册立太子的争议。由于“太子者,国之根本”,这场纷争被称为国本之争。在当时,有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宫女王氏所生)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竞逐太子宝座。朝廷大臣坚持明朝的传统,即长子应为储君,大多支持皇长子朱常洛,被提名为太子的候选人。然而,明神宗对此持有保留态度,他不愿意将帝位传给他宠爱宫女王氏生的儿子,因为他并不喜欢王氏。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指出明神宗和郑贵妃曾在高玄殿祷神盟誓,并将誓言封存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这加深了群臣对于立储问题的忧虑。大臣们根据明英宗和明孝宗早年被立为储君的先例,上奏要求尽快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遭到了明神宗的推搪。他提出等待两个月再举行册立仪式,这一做法进一步激化了群臣之间的矛盾。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臣们继续上书请求册立东宫,他们中的许多人因为这一请求而遭到惩罚。此外,一次三王并封礼也被提议,其中包括皇长子、第三个儿子和第五个儿子的封号,但最终未能实施。这一事件引发了一系列政治斗争,最终在慈圣皇太后的干预下,以及首辅沈一贯的大力游说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 明神宗终于同意让步,将虚龄已二十岁的皇长子朱常洛正式册封为太子的候选人,而其它三个兄弟则获得诸侯爵位。
尽管如此,福王朱常洵一直没有离开京城前往他的封地,而是窥探储位情况,因此大臣们再次开始上书要求其按祖制离京赴藩居住。在梃击案发生后,当全国士庶都认为郑贵妃要刺杀太子并拥立福王时,在朝臣压力的作用下,最后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命福王到洛邑就藩,以稳定政局。这场持续十五年的国本之争,不仅影响了整个帝国,也促进了万历怠政,使得后期的大事难以决断,最终成为导致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