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最初叫做「宓妃」,这一名称源于屈原《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意思是「天帝降下夷羿,祸害夏民。为何又射河伯,娶洛川妃为妻?」河伯是黄河之神,宓妃是河伯之妻,被夏朝的有穷国君夷羿所霸占。宓妃神话产生之初,其形象是一位个性乖戾、骄傲、美而无礼、淫乐无度的配偶神。
屈原的《楚辞》是人神相恋主题的开始,洛神首次作为诗人所追求的神女身份出现:「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结言兮,我令蹇修以为理。」纵然信美而无礼,但来违弃而改求。这表明了屈原对她抱有深切的情感,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不被接受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爱情的一种向往。
之后汉朝文学辞赋承袭了屈原《离骚》,将洛 神宓妃形象描绘得丰满而逼真。司马相如笔下的宓妃则成为了世俗化倾向的一部分,他描述了一位色艺双全、才华横溢的人物。而张衡笔下,则更侧重于检验作者道德修养的情欲化身。
但中古时期最著名的是曹植创作的《洛 神赋》,其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等描写,使得这位配偶转化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女性形象,她既拥有超凡脱俗的地位,也展现出了极其浑厚的情感世界。在李善注入唐朝后,《文选》的注释使这个故事更加广泛传播,并且融合了甄氏身世,最终形成了一种文人的艳遇模式。
自唐朝以后,这样的传说基本代替了本体高贵的地位,而裴铏《传奇》中的故事则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在裴铏的小说中,不仅保留了与曹植之间奇妙感情,还增加了一层新的浪漫色彩,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这段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及其背后的.legendary存在——女魅力尽显,在每个时代都引发着人们无限遐想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