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寿平、黄胄、黎雄才、范曾在1984年共同创作了《知音图》,这幅画中,魏良辅与周似虞、赵瞻云等人交往密切,他们大多数来自苏南一带。魏良辅的学生中,有医术高明的人物,如周似虞,他不仅擅长曲艺,还能治病,名声远播。每年秋天,周似虞都会去虎丘山唱曲,而他即使身处喧闹之中,只要开口歌唱,就能让人们识出他的声音。
赵瞻云同样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曲艺家,他虽孤独但热爱吟诵,与魏良辅的助手张野塘一起成为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的门客。王锡爵请辞后,以拍曲为乐趣,并邀请赵瞻云等人参与,其技术如此精湛,以至于演奏时,听众都屏息静听,不敢发声。
魏良辅本是医生,但在研究昆山腔之前,是一个悬壶济世的人。他很难以拍曲维持生活,所以他和这些有医学背景且擅长曲艺的人之间可能是通过他们共同学习而结下深厚友谊。事实上,在明清时期,不乏医者兼具文学或音乐才能,如秦昌遇,他既是文学家又喜好诗词,同时也常和文坛大家交流唱和。
从魏良辅开始,一些昆曲家的家庭成员或出生于医生的家庭,或自己也是医生。在清代,徐大椿既写出了重要的声音理论著作,也是一位名医。而叶堂家族则自始至终都是名医,其中祖父到父亲都有此称号。
明代名医秦景明替方知府看病时,有两位优伶随行先演唱两支曲子,使方知府心情转变并减轻病容。这样的例子显示了一种传统,即医学知识与艺术才能相结合,这种结合直到今天仍然存在,无论是在江南还是全国各地,都有许多这样的故事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