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唐朝历史版图上,目睹徐光启与小站稻田的故事。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小站稻种植,建立在屯田种植的基础之上。早在宋、辽对峙时期,一位名叫何承矩的人物提出了在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的想法,后来宋太宗赞同了他的奏议,并命他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实施了这项政策。
元代,在直沽之沿海口一带继续进行了屯田工作。明代则得到了更大发展。在明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派遣功臣亲兵和大量移民到津南开荒种稻。而弘治元年(1488年),丘浚又提出了华北滨海平原皆可广行水利化斥卤为良田的建议。
万历二十五年(1597)春天,户部奏请天津巡抚万世德关于天津开垦事宜,其中提到沿海一带地面水淡,可生长嘉禾,因此设法招垦,并允许军民人等各自备工本尽力开种,以官印照为凭,从而成为了他们自己的产业,只要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收税。此后,又有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他见葛沽、白塘口等地荒废,便于万历二十八年,在白塘口、葛沽两处募民实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水田2000亩,每亩最高收四五石。此举之后,不断开发了津南地区各处。
这些活动采用的是江南围田耕作办法,用“求、仁、诚、足、愚、食、力、古、所、高”10个字命名,即“十字围”。这个方法是这样的:一面紧靠河岸,一面开渠,与河水通;深度和宽度均为1.5丈;四面筑堤防止洪涝;堤高厚各七尺中间还有沟渠分割条理清楚。“十字围”都建在地河右岸周围主干渠挖至5米深,可以排涝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土壤盐分利用每日两次潮汐引入灌溉并排出尾水,使土壤盐碱性降低。这一种方法适用于低洼或地表水丰富的地方。
清代诗人华长卿有《十字围》诗:“河水澄清红稻肥,田间燕子双双飞。葛沽遥接贺家口,土人相传十字围。”此外,还有汪应蛟留兵屯田的事例,他倡导留下退伍士兵参与农耕,并辅以右卫军人的劳动力,每年的产量达到2万石左右,这对后来的小站稻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徐光启因为修订历书,被朝臣不满,所以逃到天津。他在那里先后四次参与屯 田工作,将其经验总结于《农政全书》中。在最初,当他看到大量荒废的土地时,他写道:“许多地方只有六七分钱才能买下一个亩,而最便宜的时候才只需要二三厘钱,而且还要交纳赋税。”但他认为,如果加以改造,这些土地很可能会变得非常肥沃。他自己也购买20顷荒地,在那里引入优良的粮食作物,如江南来的新品种,并采用了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技术,比如用麻糁替换掉牛粪作为肥料,使得每亩产量达到了15斗以上,这样的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系列节约资源和改善土壤质量的手段,比如通过倒茬轮作来避免病虫害,同时保持土壤肥力,这些措施都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常规操作,但是在当时却是一项革命性的创新。
随着战乱不断发生,大批难民流入京师,最终导致整个国家饱受苦难。当时,有些人提出重新开始进行屯 田,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解决饥饿问题并且恢复经济稳定性。因此,再次出现了一波新的兴趣和努力,对于恢复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官员甚至将这一活动视为一种教育机会,为那些愿意学习的人提供机会去学习如何耕作,从而获得知识并提升社会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