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的决策失误,极大地推进了明朝的灭亡。从他幼年就遭受严重打击,导致性格上缺乏坚强果敢和担当力。在面对国家重大问题时,他总是犹豫不决,不敢做出决定性的选择;当出现问题后,又喜欢推诿责任给别人。如袁崇焕平辽之战,其时全朝皆以为不可行,但崇祯却坚信其可行。如果在袁崇焕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给予全力的背书,或许还能挽回局面,但崇祯恰恰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急功近利的错误态度,轻率地抛弃了袁崇焕。
至今学者们仍然争论这场战争的问题,但是无疑的是,草率地杀害魏忠贤这一举措是一个致命的错误。这并不意味着魏忠贤本身没有过错,而是在崇祯能够有效掌控朝政的情况下,用一个人替代魏忠贤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魏忠贤虽然是个宦官,但他所代表的是一种保皇派力量,是皇帝用来平衡大臣的手段之一。他既是皇帝手中的工具,也是维护君权的一种手段。当没有妥善处理掉魏忠贤这个问题时,便直接导致了政治上的混乱,最终使得崇祯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臣们开始崭露头角,没有一个稳固的地位就会产生新的势力集团。而且,在李自成即将攻破北京之际,迫于无奈,崇祯竟跪请民众捐献军饷以防御京城,只得到了20万两银子的微薄捐款,而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大肆掠夺,一些大臣甚至发家致富数千万两。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历史上的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