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屯田种稻,为小站稻的种植奠定了基础。早在宋、辽对峙时,曾任沧州节度副使而“实专郡治”的何承矩,率先提出在“缘边”(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宋太宗赞同何承矩的奏议,命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实施屯田。元代,在直沽之沿海口一带,又继续屯种。
到了明代,屯田得到了更大发展。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户部奏天津巡抚万世德提出了开垦荒地的事宜,并由汪应蛟于万历二十八年,在白塘口、葛沽两处成功实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水田2000亩,每亩最高收四五石。此后陆续开发了津南地区各处,以采用江南围田耕作办法,即所谓“十字围”。这是一面滨河三面开渠,与河水通深广各一丈五尺四面筑堤防水涝,并中间沟渠之制条分缕析。
清代天津诗人华长卿有《十字围》诗:“河水澄清红稻肥,田间燕子双双飞。葛沽遥接贺家口,土人相传十字围。”汪应蛟见南方兵士能种水田,因倭寇平撤南兵,他力倡留兵屯田,并辅以右卫军二千三百余名岁得美谷盖二万石有奇。
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因修历书来到天津,从万历四十一年至天启元年先后四次屯 田,将开垦、水利、荒政三方面实践及心得总结于《农政全书》中。他初至津南时,大面积稻 田荒废,但他购置20顷荒 田引入优良 稻 种仍采用 围 田法防涝并利用海 河潮汐进行灌溉。他把长江一带稻棉轮作经验推广,“凡高仰 田可棉可 稼者,一棉、二 稼”,节 水改 土培养地力又能消灭病虫杂草。这一轮 作制新中国成立后尚有应用,不仅丰收还可改种菜园。
徐光启不仅注意水利措施和種植,还深入研究改造盐碱土,他分析近海重碱之地初开时不宜稼,因为洗碱不够。他终于完成了 南 稼 北 移。随着后金争战加剧百万难民流入关内,再度出现了 屯 地热潮。巡按御史张慎言提出 天 津 屯 地 奏 议并总结归纳五种开种方法:“官種、佃種、一民種、一軍種、一屯種”。
最后,由董应举经理天津至山海关诸多事务,其中包括试办“屯学”,既为国增谷又为士子求功名路途。而卢观象则在此基础上扩展,使其成果喜人,“昨岁六百亩今为四千亩满目黄云鸡犬相闻鱼蟹举网风景依旧绝似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