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历史趣事反复探究国本之争的沉浮史

0

朝臣拥护太子,流言传递

在明朝国本之争中,有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争夺太子之位。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大多数朝廷大臣都支持皇长子朱常洛,但明神宗却偏心于郑贵妃,并有意立其子朱常洵为太子,这一举动遭到了大臣和慈圣皇太后的强烈反对。因此,国本之争一直持续了十几年,最终以明仁宗的妥协收尾。

有流言指出,明神宗曾与郑贵妃在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这违背了祖制和封建礼制,对国家稳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朝中大臣受到流言影响,不断地建议尽早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 子,以破除流言。大臣们通过奏折累计成百上千,无不是指责后宫干政,并且矛头直指郑皇贵妃。在万历十四年,即便是当时首辅申时行也上疏提出了册立皇长子的请求,但被推迟到两三年后再举行。

此外,当朱常洛五岁时,他的母亲王恭妃还未受封,而刚出生的朱常洵已经被封为福王,这让那些疑心重重的大臣怀疑万历要废长立幼,他们不愿因这件事而被记入史册,让后世认为他们无忠君爱国之人。

尽管如此,大部分大臣仍然坚持要求册立东宫,并且提出许多理由来证明应该依照“尊亲顺兄”的原则来选择继承人。然而,尽管他们不断地向明神宗施加压力,却始终没有达成目标,因为每次都有人或官职被降低,或是直接遭受廷杖惩罚。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臣们甚至开始讨论三王并封之礼,即同时给予三个兄弟不同的爵位,从而避免未来产生更多分歧。不过,这个提议也引起了一场新的风波,最终未能得逞。经过一系列事件之后,国本之争终于随着明仁宗的妥协而告结束。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