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即位后大肆杀戮功臣,几乎将所有与他共勉天下老友一网打尽,只有信国公汤和幸运地逃过了这场大屠杀,其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朝之中,皇帝对待旧臣的态度往往如同伴君如伴虎,这种猜忌刻薄的心理在明代尤为严重。朱元璋为了确保子孙后代能够稳固江山,不留可能威胁者,因此在自己之前,就想方设法清除那些战功赫赫的老臣。
有一次,太子朱标进谏说:“父皇您杀大臣杀得太多,恐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朱元璋沉默不语,但第二天就用荆棘比喻,将刺毛磨光,说这是为太子造福。汤和本身也应该被列入必杀之列,却因其机警自律,在关键时刻急流勇退,不贪恋权势,从而保全了自己和家人。这份“自保经验”,值得我们深思。
汤和曾拥戴过朱元璋,他早年与朱元璋一起在郭子兴麾下效力,比朱元璋还要资历更长。他能及时承认并支持朱元璋的领导地位,为此功劳,即使被降职,也从不发牢骚,而是继续忠诚地伺候皇上,并及时向皇上作出诚恳而深刻的自我检讨,最终获得宽恕,被进封为信国公。
汤和识趣迎合皇帝的心思,以此来保护自己。在《明史·汤和传》中记载,“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意不欲诸将久典兵”说明了朱元璋对掌握军权的老臣开始失去信任。于是汤和主动解除了军权,并请求归乡,他以服从、低调著称,从未以功臣自居,更遵守法纪善待乡邻,让人难以揣测他的真实目的。但正因为如此,他最终让予放心,最终活到了七十岁才逝世,是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被追封东瓯王,是明初少见的人物之一,可谓历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