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为什么没人跟乾隆争皇位三饷加派天下太平

0

明朝末年,为了应对辽东的军事压力,户部尚书李汝华提出了“新饷”方案,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随后,又有两次增加,总共每亩土地加征银一分二厘,这些额外的税收被称为三饷:辽饷、剿饷和练饷。崇祯十年,加派了十二万名士兵的费用,即剿饷;崇祯十一年,又增加了七百三十万两用于练兵,即练饷。这一系列加税措施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成为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朝入关后,多尔衮发布命令蠲免三饷,但实际上并未彻底取消,而是变相转嫁给人民。顺治元年的诏书中指出,“自顺治元年为始”,所有正额之外的一切加派均蠲免,但实际操作中仍有例外,如在顺治四年复征辽饷。在清代,一直到光绪时期,这些税种依然存在,并且不断地被地方官员私自加派,使得农民负担极重,不仅没有得到减轻,而且还比过去更加沉重。

这场关于三饷的争论不仅反映了明末清初财政政策上的困境,也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榨取人民,以维持自己的统治秩序。在这个过程中,无数农民因为无法承受沉重的税赋而流离失所,或因起义而遭到镇压,他们成了历史长河中的无声英雄。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