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是否握有真正的权力一直是历史学家们探讨的话题。
2、曹睿作为曹丕的长子,当他23岁继位成为皇帝时,他确实拥有了不小的实际控制力。公孙渊在辽东的叛乱被司马懿奉命平息,这场战役以大胜告终,公孙渊最终被击败斩首。而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曹睿突然病重,他迅速命令司马懿返回京城。由于曹睿没有儿子,他决定立自己的侄子8岁的小弟弟曹芳为太子,并将国家的大权托付给了司马懿和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宦官曹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懿始终保持低调,不露声色地积累力量,而曺爽则始终对他保持警惕,以防止其崛起。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利用各种手段,让人相信他生病并且疑惑于自己的政治前途。这一系列策略使得 曼斯基松了一口气,更放松了警惕。当外出狩猎的时候,就发生了转折点,在嘉平六年,即公元254年,由于这一次机会失去了警觉性质,对抗策略失败了,被迫废除了曾经册封为太子的儿童王室成员——即将成为新的皇帝的人选——而改立另一个名叫曹髦的人为新任皇帝,从此以后,大权基本上落到了由来已久强大的家族—司马氏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