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明朝君主与锦衣卫揭秘皇家珍品的守护者

0

朱元璋在明朝初期对军事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锦衣卫。锦衣卫的首领称作指挥使,由皇帝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这支部队负责巡查缉捕,成为了皇帝私人保镖团体,其职能比其他朝代禁卫军更为广泛。

由于朱元璋本身出身贫寒,他夺取天下后,对于皇权的维护有着强烈的情感,这导致锦衣卫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加强。指挥使利用自己的职权,不仅打击异己,还作为升迁的资本。在明成祖时期,纪纲;在明武宗时期,钱宁等人掌权时,他们都使用缇骑来控制全国上下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宰相、藩王还是平民百姓,只要稍微违抗命令,都会遭受严厉惩罚。

除了巡查缉捕之外,锦衣卫还负责执掌廷杖,即用来教训违纪士大夫的一种酷刑。当一个官员触怒了皇帝,被宣布加以廷杖,就会被扒去官服反绑双手,然后被押至午门行刑。在那里,一声“打”字,就开始了一场棍棒雨下如同雨点般落在受刑者的身上。如果行刑者动作符合司礼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的暗示,那么受刑者的生死就可以决定。判决是否留给他一条活命或送他走向死亡,全凭两人的脚步动作变化。此刻布中的人如果不死,也只能算半条命。这种肉体上的折磨对于士大夫来说,是极大的损害,但却成了皇帝乐此不疲的事情,也让锦衣卫情有独钟。

有一次,上朝回家路上,因为总是早起上朝,加上年纪渐长身体有些疲倦,便顺口赋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遂得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当朱元璋看到宋濂做出的这首诗,便赞许道:“昨日做得好诗!但我并未觉得你迟缓,只不过改‘忧’吧。”这个简单的举动,让宋濂感到非常惊恐。他意识到自己轻率地表达了一些私心的话语,而这些话可能已经传到了君主耳朵里,这说明了锦衣卫势力的巨大影响力。在这个时代,没有谁能够逃脱其手中的铁腕统治,无论是在宫殿内还是宫外,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怖之中。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