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在1644年,清军没有入关,那么明朝末年的局势将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从三股主要势力——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以及南京的明朝遗臣建立的南明政权来分析。
首先,李自成虽然攻克北京,但他的军队并非实力强大。实际上,在与清军的较量中,他很快就被打败了。因此,即使没有清军入关,以李自成的实力想要统一全中国也不是那么现实。
其次,张献忠虽然有几个能征善战的干儿子,如孙可望、李定国等,但他的势力范围太小,只占据四川一带,从长期来看,与其他两股力量相比,其统一全国的可能性更小。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南明。南明的情况比较复杂,有过几次政权交替,但最有可能实现逆风翻盘的是弘光政权。这是一个由留都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的政权,它拥有法统和地理优势。但是,这个政权也有很多死穴,比如军队不受中央控制,加之不断向中央索取粮饷,最终导致了实际控制力的弱化。在真实历史中,当1645年清军南下时,弘光政权迅速灭亡了,因此以这样的情况恢复祖宗江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综上所述,即便没有清军入关,这三股势力谁也不具备一统天下的能力。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像三国时期那种三足鼎立、互相攻伐的情形,对普通百姓来说,这种秩序或许还好过于无秩序,因为生活在战乱中的苦难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难以想象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