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深知自己此行将面临生命的巨大危险,朝廷决不允许他平安归队。尽管手握重兵,他完全有能力拒绝朝廷的命令,甚至可以发动叛乱自立为王。但是,岳飞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他首先整顿军队,并安排好一切后事,然后带领几名随从返回京城。在京城,岳飞很快就被以谋反罪名逮捕,最终在风波亭遭到处决。
接着,我们来谈谈宋朝时期那些遭遇委屈却没有起义的文臣。宋江无疑是一个例子。他虽然是一位胸怀壮志、心向高远的小押司,却找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最终,他被奸臣所害,被迫逃往梁山,与一群流寇同盟成为山大王。这时候,梁山泊已是兵强马壮,有着充足的人力和物资资源,可以轻易地自立为王。但宋江依然对皇上保持信心,希望有一天能得到皇上的诏安,以忠诚的心去为国尽力。最后,他终于等来了这一天,被任命带领梁山人马讨伐反贼,最终成功消灭了敌人,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自己的生命和几乎所有战友都落入了敌手。而且,这整个过程中,无论多么艰难困苦,宋江始终只有一念之转,就是为了忠于皇上而坚持到底。
我们提到了三位在宋朝饱受委屈但未能行动起来的文官武将,他们明明拥有能力却选择不用——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思想早已受到束缚。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宋朝以来,这个国家一直倾向于重视文化教育,而忽视军事实力的发展。不仅如此,即使是武将们,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他们看来,只有顺应君主,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因此即便面对种种不公与压抑,他们也只能默默承受,不敢稍作抵抗。
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定势,以及缺乏有效统治阶级之间权力斗争,使得当时并没有出现像样的内部改革或宫廷政变,从而导致了农民起义事件频发。当这些起义力量最终汇聚成一个庞大的力量,最终推翻了腐朽的大唐帝国。此刻,如果不是外部强敌元朝的大举侵扰,我相信,就连这样一个长期走向衰败的大国,还能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继续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