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简介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大观元年五月(1107年6月),生于宫中,天性聪明,博闻强记。靖康之变后,金兵俘虏其父宋徽宗和其兄宋钦宗,灭亡北宋。在位期间,他迫于形势民心,一方面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击金军,一方面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一味求和,将岳飞处死,并罢免李纲、张浚等主战派大臣。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昚,在此之前他曾经因“倦勤”传位于养子,以自称太上皇帝。在晚年的生活中,他虽然自称不再问朝政,但仍然干预一些政事。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日(1187年11月9日),他病逝于临安行在的德寿宫,当时已是八十一岁高龄。他被谥号为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并庙号为高宗。
晚年的文学创作
赵构精通书法,不仅笔法洒脱婉丽,而且流畅自然,有晋人神韵。他著有《翰墨志》,并留下了一些传世墨迹,如《洛神赋》(草书)等。这一方面展示了他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他对文化艺术的热爱与投入。
历史评价
尽管在历史上,有些史学家批评他软弱无力,没有有效地抵御外敌,而只是一味求和,这导致了南方地区长期受困于战争环境。但也有一些史学家认为,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是出于当时的政治现实考虑,即使这些政策可能会引起争议或是不被所有人的接受。他也是一个具有文学才能的人物,对书法艺术有着深厚的研究与理解。
总体而言,作为一个人物,无论是在政治上的成就还是个人品质,都值得我们去探索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