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追求长生不老,至少五位因服丹药而驾崩。从建立到灭亡的290年间,21位皇帝中,有5位因为服用丹药中毒而死,他们是太宗、宪宗、穆宗、武宗和宣宗。
太宗晚年,因身患重病,服用“延年之药”,导致病情加剧而去世,仅50岁;宪宗本为力图唐朝中兴的好皇帝,但40岁后遍寻长生不老偏方,最终因服用丹药中毒数月不能上朝,被宦官害死;穆宗即位后惩办了炼制丹药方士,但自己也重蹈覆辙,一次又一次地服用仙丹,最终在30岁时被毒杀;武宗则在服下金丹之后,其脾气变得喜怒无常,在临死前连续十天不能说话,最终在30多岁时离世;宣宗虽有“小太宗”之称,却也曾迷信仙丹,最终背上长出脓疮,与其它四位皇帝一同因为过度追求长生不老而丧命。
除了这五位,更有几位唐朝皇帝对炼制仙丹持有所谓“治病”的目的之一。高祖、高宗及其他几位都曾试图通过这种方法治疗遗传疾病——风疾,这是一种发作急促且死亡率极高的脑血管疾病。然而,他们并未意识到当时医学知识水平有限,加之炼制仙丹更多的是一种猜测与试错过程,而非科学依据。
古代名医如葛洪、陶弘景等人将炼制仙丹视为医学探索的一部分,并著作了许多关于此事的书籍,如《抱朴子内篇》、《合丹法式》、《集金丹黄白要方》等。而这些名医声望极高,因此他们提出的理论受到了很多人的信仰,即认为需要外物来坚固自身以达到长生不老。但实际上,这些尝试只是医学发展的一个反面例证,同时也是化学实验室发展的一大推动力,因为他们通过观察燃烧现象发现了黑色火药。
总结来说,虽然唐朝皇帝们对于如何保持健康和延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最终结果是悲剧性的。尽管如此,他们的尝试或许对历史上的医学和化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无论是在实践中的失败还是理论上的误导,都成为了我们今天了解过去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