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孔子都为之感慨的智慧巨擘
姬侨(?—公元前522年),春秋时期郑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出身于郑国贵族,郑简公十二年(前554年)为卿,二十三年执政,相郑简公、郑定公20余年,是一位在东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根据《史记·郑世家》,“声公五年”即前496年,当时子产去世,整个国家陷入了悲痛和哀悼之中。
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改革者,子产不仅维护了公室的利益,还巧妙地限制了贵族阶层的特权。在他的治理下,他推行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整顿田制,将农户按什伍编制,加税于私田;实行作丘赋,即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铸刑书,以修订并普及成文法;实施学术制度,即选拔有才华的人才担任官职,不毁坏乡校,同时也开放言路,让百姓参与讨论国家大事。
尽管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但它并未彻底改变社会结构,对劳动人民的问题则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应对。关于世界观方面,子产提出天道与人道相隔遥远,这意味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是不同的,并且他否定占星术预测人事的事。但同时,他保留灵魂不死的观念,即认为人的生命由魄和魂组成,而强大的匹夫匹妇即使死后,其魄魂仍能滋生淫厉。这对于中国哲学史上的形神关系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他还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见解,即认为小人才性倾向于勇猛且贪婪祸害,以满足自己的本性而追求名誉,这是中国探讨人性问题的一个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