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总设计师,获得“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的故事,就像一首诗,充满了激情和挑战。
在2016年11月3日,当长征五号首飞成功的那天夜里,李东无法安心入睡。他写下了一首名为《巨箭行》的诗:
轰然蛟龙惊天起,
万钧雷霆烈焰舞。
撼山动地出南海,
紫焰喷薄三千度。
这不是他第一次用诗来表达对火箭的热爱。在航天领域,有着“新航天器上的新技术比例不超过30%”的国际惯例。而在长征五号上,新技术比例达到了95%,国际惯例被无视。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总设计师李东带领团队突破12大类247项关键技术、解决多项世界性难题、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的成果。
但失败也伴随着他们。2017年7月2日,当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前,一切看似顺利,但第346秒,大屏上突然出现了一条触目惊心的曲线,一路向下,不断加速。这个失败将造成什么后果,是很难算得清——除了箭上搭载的东五平台试验卫星葬身大洋,还意味着月球采样、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一系列有赖长征五号发射的任务均将延期。
对这个“狡猾”的、“躲”过3万多秒地面试车的问题,李东发了狠。他带领团队成员开始了长达2年多的“归零”和攻关。经过十余次试车验证,这个问题终于被解决了。
2019年12月27日,在发射失败900多天后,长征五号遥三火箭上演“王者归来”。这次成功让李东感受到了最珍贵的心情,他写下:“夜静不忍忆琼州,志末酬,鬓先秋,无暇叹白首。”
除了完成基本构型研制外,还提出按照6种构型同时开展总体设计,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奠定基础。采用一级半构型的大力军于2020年5月成功首飞;遥四火箭成功发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遥五 火 算发送嫦娥 五 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再往后还将在空间站建设中担当重任。
对于自己的贡献和成就感,李东说:“我希望看到航天发展助力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民族复兴。我希望看到中华民族进步,我自己的一份点滴微薄贡献,这种成就感是最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