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桂枝走进了黄梅戏艺术的殿堂,非但不是家传,而是从小就被周围乡亲们的影响所触动,无论何时,只要听到一段黄梅小调,她便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1970年7月,当黄梅戏正处于低迷之际,许桂枝毅然投身于县级黄梅戏剧团,并凭借着她那坚韧不拔的努力,不久便成为了一位在舞台上颇具威望的小有名气演员。在当地百姓心中,她更是一位美妙歌喉与大方台风并存、表演生动活泼的小花儿,被誉为“桐城小花”。虽然她获得了荣誉,但她始终没有忘记那些培育她的乡亲父老:每年,她都将大半年的时间献给他们,用她的精彩表现去感染和激励这片土地上的普通群众。
曾经,有无数次机会向她伸出援手,让她有可能步入省市级黄梅戏剧团,那些城市舞台似乎比起故土更加光鲜亮丽。但许桂枝心中的答案依旧是坚定的:“我不能离开这里。”因为对于她而言,真正的根基就在这里。如果所有人都选择离开,“感觉有点对不起严凤英大师。”这个决定背后,是对一代先辈精神和艺术遗产的一种敬畏和承诺。
记得有一次,在桐城挂镇乡的一个偏远村庄里,他们正在进行一次演出。那天晚上,当她们正唱得热火的时候,突然灯光熄灭了。许桂枝愣住了,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候,她看到台下慢慢亮起的手电筒光芒,一点一点照亮。她知道,这些微弱的光芒,是村民们最真挚的情感回馈。她忍住眼角涟涟的泪水,以坚定的声音唱完了整场戏。那一刻,她深深明白,每一个观众都是她的支持者,每一个掌声都是他们对艺术生命力的赞赏。
在接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岁月里,许桂枝用尽全力,将自己的一切献给黄梅戏。而到了退休年龄,即2005年之后,当剧团规定可以申请退休时,却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当年的那些经历,那些与观众共享欢乐与忧愁时刻,都成为了不可磨灭的人生财富。因此,在那个自然而然的情况下,许桂枝主动担任起年轻演员的启蒙老师角色,一字一句细致地教授技巧,为新的希望注入力量。她相信,只要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门古老而又独特的地球文化,就足够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