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刘醒民忘了开启拍照的窗户犹如一位画家忘记了画布的存在

0

在沂水县的1932年春夜,一个名字被刻在了历史的画布上——刘醒民。他的故事,不是用笔触勾勒,而是用镜头捕捉。从1948年的抗战岁月,他开始了自己的摄影之旅,与解放军一起挺进大西南,用镜头记录下了一段段辉煌与艰辛。

那年春天,“小八路”刘醒民穿梭于鲁中军区宣传队之间,手中的不是刀剑,而是一支画笔。他创作的抗日宣传画,如“抗战到底”,成为鼓舞人心的象征。但随着战争的转折,他的心也在变化,那一份对美术工作的热情,被摄影所取代。

1949年的春风里,刘邓大军向长江岸边推进。每一次步伐,每一次枪声,都被他捕捉住。他不再是那个绘制连环漫画的小伙子,而是一个记录历史瞬间的人。在晒兰图、拍照之间,他找到了新的使命和激情。

当四十七师踏入贵州、四川的大地时,刘醒民紧随其后,用镜头见证了党阳解放、岷江抢渡、乐山成都的一系列战斗场面。这一切,都如同一本厚重史册,将时代留存下来。

1950年初,在西南军区成立之际,《西南画报》问世。那里的编辑们,从未忘记这位二野部文化部驻地遇到的普通兵士——摄影组长袁克忠,以及那个偶然却又精准无误的手法上的转变:从画笔到相机,从艺术家到摄影师,这就是刘醒民的人生轨迹。而他,也像那些照片一样,被永远镌刻在时间里,一直到今天。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