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元朝都市文化中的国本之争反复演绎的历史事件

0

朝臣拥护太子

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明神宗的承诺,违背了祖制和封建礼制,势必引起重大的危机。

朝中大臣受到流言影响,纷纷建议尽早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以破除流言。他们争相提及皇储问题,奏折累计成百上千,无不是指责后宫干政,言辞之间矛头指向郑皇贵妃。还在朱常洵出生以前,万历十四年(1586年)首辅申时行上疏,列举明英宗两岁、明孝宗六岁被立皇太子为例,要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当初朱常洛5岁时,就已经有人怀疑万历要废长立幼,这种猜测让那些早就对此事心存疑虑的大臣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态度,他们不愿因对此事让步而被记入史册,让后世觉得朝中无忠君爱国之人。

就在册封郑贵妃的当天,有些官员如户科给事中姜应麟、吏部员外郎沈璟等人纷纷殊请册立东宫,其中姜应麟措词激烈,让明神宗激怒,将奏折扔在地上,对身边宦官说“册封贵妃,不是为了东宫,我这些科臣奈何讪朕!”遂降旨:“尊貴夫人敬奉勤劳,加恩加封。这事儿自有长幼顺序来决定。”并因此贬姜应麟为大同广昌典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臣们仍然要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的呼声越发高涨,他们甚至集体请求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但每次都遭到了明神宗的推托。在这一系列事件中,被称作“和事佬”的首辅申时行抱着希望,在他看来,一日自会觉悟,最终不得不辞职返家。

最终,在三王并封之礼之前,大学士王锡爵提出由皇后抚育长子的想法,但这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因为这个提议直接挑战了现有的制度,最终导致了更多人的失望和更深层次的裂痕。在这样的背景下,最终是以妥协收场,而国本之争也随之平息下来。但这段历史依旧留给我们思考关于权力斗争、制度稳定以及个人信念等诸多深刻的问题。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