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明朝怪事为什么多晚明文士爱蹭饭(图)

0

在那遥远的明朝,文士们以其敏锐的心灵和强烈的耻感,不愿意吃“嗟来之食”。然而,晚明时代似乎是个例外,他们热衷于参加派对,享受财主家里的大快朵颐。这些文人豪放不羁,以至于有的人宁可饿死,也不愿接受官方提供的周粟。

他们中的一些人,如朱承彩这样,一年一度会举办盛大宴请,他会邀请南京的名士张献翼等一百二十多位学者,以及四十多位美女共进晚餐。还有像王伯稠这样的自由作家,他考完科举后选择了不再努力,而是沉迷于写诗、混迹酒局。他甚至到了别人的派对都能随身带着肚皮去享受,不管是否有邀请,只要有酒桌,就不能错过。

王伯稠这类人物,在晚明非常普遍,他们既不追求仕途也不打算致富,而是选择了自由地生活,与缙绅、财主以及其他文人交往,或许偶尔也会靠卖诗画维持生计。吴扩人虽然品行高尚,但他也不会因为吃饭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即使是在宾客面前,也从未显露出愧疚的情绪。

林春秀是一位自由撰稿人,他因穷困爱好饮酒,有个朋友郑铎经常给他买酒喝,并为他刻了一只专用的杯子,这种关系在当时被视为罕见。在那个时代,文人们与商人们之间存在一种特别融洽的关系,商人们赚钱后乐于资助文人的生活,这种互动让得体制内外的人们都感到难以置信。

晚明时期,社会经济正在发生变化,“阀阅之家”即便如此,也乐于做生意。这一时期著名书商毛晋和文学家冯梦龙都是同时兼具书商身份,他们赚取金钱后更愿意分享给文人才艺界的人物。此外,那时商人的地位比以前高很多,而文人们正因此而被抬高。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一个奇特而独特的社会现象,即便对于那些最终走向清朝的人来说,这种风气也是难以忘怀的。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