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座被誉为“最后的守望者”的角楼,它是明清两代重要漕运码头的大通桥畔的见证。那么,这座角楼又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呢?它是如何与大通桥、东便门和泡子河等形成一幅美丽水乡图景呢?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问题。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座内城东南角楼是在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造的,当时永乐皇帝修筑北京城的时候,由于限于财力、物力、时间的关系,“月城、楼铺之制多未备”。到了正统元年,复命修筑京师九门城楼,次年正月施工。据明《英宗实录》记载:“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城四隅立角楼。”这就是北京内城有角楼的确切记载。
此后历代,对这座角楼进行了多次修缮,如乾隆皇帝就曾对北京所有城墙进行大规模的修葺或重建。然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城市建设中,这些古老而坚固的地标逐渐消失。在1981~1983年的政府拨款下,该角楼得以重修,并恢复了当年的旧貌,现在已经对社会开放游览。
那么,大通桥畔所在的地方,又是怎样的一个场所呢?它不仅是一个漕运码头,更是一个连接着北方与南方粮食流向的心脏地带。在这里,从江南地区来的粮船经过漫长而艰险的航行,最终抵达了这里,然后再通过不同的路线运往更远的地方。这片区域也是元朝至清朝期间最重要的一个官办经济活动——漕运的一个关键节点之一。
拍摄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些照片显示,我们可以看到那里的景象:宽阔且平静的小溪边,一排排木船停泊着,而岸边的人们则忙碌地处理着货物。大通桥作为这一切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连接着东西两面的渡口,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必经之地。而泡子河,那条被称作“盲肠”的小溪,则成为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被人们称赞为“林木明秀,不独秋冬之际难为怀也”。
但是,这一切都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了变化。当1965年的地铁一号线工程开始兴建时,古老的地势高低起伏和城市水网都面临着破坏。不久之后,大通桥也在1966年被毁掉,只留下了一些遗迹。不过,上世纪末抢救下的前三门残迹现在已经开辟成了公园,让我们能够回忆起当年的水乡风光。
因此,我们可以问自己:这些古老的地标虽然已不再存在,但它们留下的痕迹仍然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能够感受到过去那个时代繁华与宁静相结合的情景。而对于那些幸存下来的人们来说,他们所经历的事情,无疑是一段宝贵而珍贵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