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北京的繁荣程度之高,可与比夏朝早的三个朝代相提并论。其发达程度不仅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北京拥有一个先进的城市排水系统。在2009年出版的《苏联专家在中国》一书中,有记载苏联学者高莱托夫曾亲自考察明代留下的地下暗沟,发现这些十五世纪遗留下来的排水系统性能依然完好,可以承担20世纪中叶的城市排水任务。这表明了明代北京城规划和建设水平之高。
其次,北京城经历了高速扩张。从最初的一万四千多户人口发展到弘治年间的人口激增,再到嘉靖年间常住人口超过百万,这些数字都反映出明代北京城规模巨大、人口密集,同时也说明了外来商民和工匠的大量涌入。
再者,生产力空前增长。冶炼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中遵化铁厂就能一次性冶炼两千斤铁。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如嘉靖年间“以银代逸”的政策实施,以及后来的官府对手工业自由化,大批手工业铺面涌现,使得京城成为手工业品交易中心之一。
最后,在商品经济方面,京郊农民更是乐于种植烟草果木等经济作物,而非粮食,以此赚取更多收益。此外,即便小贩们开设油盐酱醋店,也有许多人积累上千万身家。而每年的市场集市,不仅吸引了本地居民,还有来自远方的商贾云集,更是显示出了当时商品经济活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