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不仅好色,而且对食物有着极高的品味。他拥有七位正式姨太太之外,还有众多的姬妾和短期伴侣。为了保持旺盛的性欲,他会吃各种能增强男性功能的食物。食与色的结合,在他这里达到了极致。
当时戚继光守卫登州,他专门指派渔民捕捉一种名为“腌肭脐”的海兽,即俗称海狗肾,并定期将其送往北京供张居正煲汤饮用。据明代文人王世贞记载,张居正喝下这种汤后,因奇热攻心、阳亢无比,一直到头顶出火。在寒冷的冬天,官员们模仿首辅,纷纷脱去帽子,这成为万历年间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张居正因而成为了一个会吃并且擅长享受美食的人。这并不罕见,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不讲究口福但却是官职的人。如果你曾被请客、宴会、应酬或尊贵地坐在主桌,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嘴巴越来越挑剔,舌尖越来越灵敏,而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大。因此,不管是谁,只要身处权势之中,都难以避免嘴巴不断向更精致、高档次方向发展,这促使厨师的手艺日益精进。
宋朝时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写道:“有一士夫在京师买了一位妾,她自称曾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的厨师,但她说自己只负责切葱丝。她的话让人想象到那时候的大臣府邸可能拥有一百多名厨工,如同一支小型军队。而清朝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提到:年羹尧从大将军降职为杭州将军后,他所有的情妇都离开了。但有一位秀才偶然得到他的旧情妇,那个女人原来专门负责处理年家里的饮馔。一天前,她需要呈交一份菜单,如果出现“小炒肉”项目,那么她就要花半天时间准备,因为这只是他们家族每餐必需品之一。在数月内,小炒肉只出现过两次。
一个秀才向这个女仆提议,让她亲自尝试一下,但女仆回答说:“酸秀才,您不知道这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我们府上的每盘肉都得选最肥的一块。而您家的每斤肉都是按重量计算,从哪里开始选择呢?”秀才听后感到沮丧。那位女仆告诉他,每年的赛神大会都会用一整猪烹饪,因此这次应该由他决定分配猪肉。当赛神大会举行时,她果然带回了一整猪,并告诉秀才,“我平常用的都是活猪,如果已经死掉,那它一定没那么好吃。”然后她勉强取出了少许肉,用它做成了饭菜,然后命令秀彩先尝试,然后自己进入厨房干净利落地处理杂物。不久之后,她拿出一碟给秀彩尝试,但就在此刻,秀彩倒在地上气息奄奄,只剩下一点点呼吸,而那个女子则回到厨房,将剩余的肉全部吞咽下去,最终连舌头也一起吞进去了。蔡京最后因饿而死,而年羹尧被雍正在杭州看守城门期间,即使想要吃根油条,也无法如愿以偿,他们各自是一介宰相和将军,可他们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对待美食也是如此恣意放纵和堕落至极点。
综上所述,或许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发扬光大的秘诀,就藏于五千年的这些能吃、善吃、懂吃的小官僚们身上,他们通过不断探索不同种类的美味,以及对佳肴细微变化进行评估,以此推动了中华美食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