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光大历程从明朝美食到现代人的餐桌(图)

0

在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不仅好色,而且对食物有着极高的品味。他拥有七位正式姨太太之外,还有众多的姬妾和短期伴侣。为了保持旺盛的性欲,他会吃各种能增强男性功能的食物。食与色的结合,在他这里达到了极致。

当时戚继光守卫登州,他专门指派渔民捕捉一种名为“腌肭脐”的海兽,即俗称海狗肾,并定期将其送往北京供张居正煲汤饮用。据明代文人王世贞记载,张居正在喝下这种汤后,因奇热攻心、阳亢无比,连续九寒天头顶都冒火。这也导致了官员们在风雪中戴不住帽子,只能光头,这成为了万历年间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张居正以其独特的饮食习惯闻名,这并不罕见。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官员注重口福,他们因为吃饭而显得更为体面,被请客或宴会自然多于平民百姓。因此,不仅嘴巴越来越挑剔,舌尖越来越灵敏,胃口越来越大,对美味食品的品位也随之提高,使得厨师的手艺也跟着精进至最高境界。

宋朝时期,有士夫在京师购买了一位妾,她自称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的一个人物,但她实际上只是负责做包子的葱丝。当年的蔡府厨房规模庞大,如同一营队伍。而清朝时梁章钜记录了年羹尧被贬后,其姬妾散去,只留下一位专管小炒肉的小厮,每次将军每餐必需前日呈报菜单,如果点到小炒肉,小厮就忙个半日,但数月里不过两三次。此举显示出他们对于美食的追求和尊贵地位。

这些能够享受奢华生活并且懂得欣赏佳肴的人物,他们推动并提升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让它走向世界,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是否应该把这些享乐主义者视作中华美食传播者的功臣?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