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白居易苏东坡的房地产奇遇神话中的房价风波

0

当年白居易苏东坡是如何买房的:一段古代房奴的辛酸生活

在现代社会,房产问题似乎成为了每个人的头等大事。人们为购房而奔波,争取着那份属于自己的栋楼。而在两千九百多年的过去,当时的诗人白居易和苏东坡,他们是否也曾为此发愁呢?

历史上的土地交易与房屋买卖

要探究古代是否存在类似于现代的房地产市场,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古代是否有过土地交易。在我们心中的印象中,房地产交易似乎是最近几十年的新现象,但事实上,这种交易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

著名专栏作家李开周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的所有现象,在古代都有体现。根据考古实物和历史文献证据,中国在西周时就出现了土地交易,在战国时就有房屋买卖。这一点从一个名字叫“盉”的西周青铜器上所刻的一段关于地产交易的铭文中可以看出。这件青铜器上记录了一宗公元前919年农历三月份发生的地产抵押事件,即矩伯将一千三百亩土地抵押给裘卫,以换取奢侈品。

这不仅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一宗不动产交易,而且还表明了当时已经存在了相当完善的地契制度。即使到了后来,也有人因为担心对方赖账,而提出严苛条件,如周厉王购买鬲从的地皮,并且誓言如果赖账,便让天神惩罚自己被流放。

开发商吗?二手房市场主导

然而,如果说现在我们指的是现代意义上的开发商,那么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古代绝不存在。但是在那个时代,虽然没有专业化的大型开发商,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小规模的手工艺人或富户进行简单形式的人力资源分配和物质资源利用,比如对建筑材料进行一些基本加工、装修工作或者整理后的出售。不过这些活动并非以大规模、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式进行,而更多是一些零散的小额投资或自用的行为,不形成大的产业链条。

总之,从战国到明清时期,无论是通过继承还是直接购买,大部分住宅都是由第一任业主亲自建造或者原有的业主通过其他方式得到扩展,而不是像今天那样,有很多不同个人或团体参与到整个项目中去。因此,可以说,在这个时间段内,销售的是主要基于私人需求之间转移的手续文件而非商品性质上的房屋产品。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完全不会关注他们住的地方的问题,因为许多文学作品都反映了这种关切,比如唐朝诗人杜甫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对此穷途末路者,则号泣无际。”这表明即便是在那个时代里,对于住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一番思考和感受。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