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人们常常通过对比来评价一个朝代的辉煌与否。关于明朝的疆域,《明史》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明史·成祖本纪》记载了明朝巅峰时期的版图:“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根据谭其骧的地图来看,明朝巅峰时期的版图确实比汉朝要大很多,但是远远达不到唐朝版图的规模。
那么古人为何认为明朝的版图要大于汉唐呢?首先,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古人认识的疆域到达是包括哪些地区。根据历代史书对各自朝代的疆域描写来看,古人认为的是行政管辖的地方。
《汉书·地理志》记载了汉朝巅峰时期的疆域为:“至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之州。”也就是说,汉朝人认为自己的疆域就是十三州范围,不包括西域都护府控制各个小国。而《旧唐书》中则提到了:
“武帝斥越攘胡,以秦郡稍大,加以雍、凉二日益。”
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在当时的人眼中,他们所说的“界限”主要是指那些直接被中央政府管理和统治的地方,而非那些只存在于文档或传说中的边缘区域。
所以,当我们谈论宋、元及其他历史时间点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他们时代所理解和记录下来的具体内容,并且把这个概念放在当时文化背景下去分析。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时候会有这样的误解,因为我们现在通常会将今天的地理知识应用到过去的情况上,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总而言之,当人们提到某个时代作为“辉煌”的标志之一,便往往是因为它在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内取得了最大的影响力和扩张,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文化上的自豪感。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努力理解并尊重过去人的观念及其基于当时条件下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