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化中(?~1625.9.20),字民谐,号熙宇,山东济南府武定州(今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人。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历任内黄、泾阳知县,以廉洁著称。泰昌元年提升为御史,他上书论述时政八事,对宫禁弛、言路轻、法纪替等问题提出了批评,并揭发魏忠贤的罪行,最终与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和顾大章并称为“东林六君子”。崇祯初年才得平反赠官太仆卿,安宗时追谥“忠愍”。
早年的经历
袁化中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品德和学识。他考取进士后,被分配到内黄和泾阳两地担任知县。在这两个地方,他以廉洁自守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赤心为国
在泰昌元年,当时熹宗幼年即位,没有母后,宫府危疑。袁化中上疏大臣方从哲报告上闻,并且陈述了八件令人担忧的事项,如宫禁渐弛、言路渐轻等,这些都切中了当时的问题所在。
阉贼
杨涟与魏忠贤不合,他们共同上书说:“魏忠贤障日蔽月,将大臣当作奴隶。”由于这一疏文,上疏者被害死,而他们自己也遭到了迫害。
壮烈遇害
为了揭露崔呈秀的腐败行为,袁化中特意向他提出要求,但最终还是被捕下狱,在监狱里冤死。这一事件激起了人们对明朝末年的深刻反思。
身后赠恤
崇祯初年,他才得到了平反赠官太仆卿,使他的一个儿子能够继承其职位。而安宗时,他又被追谥“忠愍”。
人物评价
清代史学家张廷玉评价道:“国之将亡也,先自戕其善类,而水旱盗贼乘之。”
后世纪念
清初,在惠民县修建了“双忠祠”,纪念 袁化中和李浚,是对他们坚持正义直至生命结束的一种怀念。
主要成就
作为前六君子的代表之一,其英勇献身精神成为历史上的重要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