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十四位皇帝中,理宗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以其在位四十一年的时间和对政务的态度而著称。他的父亲赵希瓐是绍兴府山阴县虹桥的一个普通官员,而他自己则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赵德昭九世孙。在他登基之前,他被立为沂王嗣子,并改名为贵诚,在史弥远的推荐下,被拥立为帝。
初期,由于权相史弥远的影响,赵昀几乎不参与政务,而专注于学习理学和享乐生活。他直到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去世后才开始亲自掌管国事。接下来,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罢免了与史党有关的人物、提拔台谏官、清除吏治腐败、整顿财政等,这些都被称作“端平更化”。在这时期,他还派兵联同蒙古灭金,但最终失败了。
然而,随着晚年的沉迷于声色犬马以及朝廷权力的交替,最终导致国势大衰。景定五年(1264年),赵昀驾崩,他在位四十一年,其生前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宋理宗。而他的晚期统治经历了阎贵妃乱政和病重去世等事件,其中阎贵妃与奸臣勾结干预朝政,与贾似道斗争,是南宋末年的重要事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