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元年(605年),杨侑在东京洛阳皇宫紫微城出生,自幼聪明气质非凡。最初被封为陈王,后改封为代王,食邑一万户。大业三年(607年),他因其才华和品德,被赐予更高的荣誉。杨广亲征高句丽时,他留守长安(今陕西西安),负责管理朝廷事务。
然而,在大业十三年(617年),唐国公李渊攻入长安,并拥立杨侑为帝,以此作为对抗隋朝统治的策略。但这段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不久之后,大丞相李渊发现自己已经有足够的力量来夺取帝国,他迫使杨侑退位,并于同年的五月十四日自行称帝,将国家改名为唐,成为唐高祖。在这一过程中,杨侑被降职为酅国公,不得不在长安闲居生活,只有短暂地担任了177天之久的大隋皇帝。
关于他的评价,有人认为:“恭帝年轻且处于混乱之中,一人失德导致四海动荡;群盗兴起、豺狼阻塞道路;南方反叛者如潮水般涌向外界,而流民无法归乡。此时已满足百六之期、数终之运,但人们却歌唱着自己的故事,同时笙钟也响起了不同的旋律。尽管人们想要避免尧、舜时代的模仿,但又怎能避免呢?”这些话语表达了对他的批评与遗憾。
随后,在庄陵被葬,其墓位于陕西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是一座平地上建造的大型冢,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地面土层,其形制规模远比靖陵要大周长约200米左右。在墓地西边,还有一条明显的盗洞,这是由于历经年代而造成的一些损坏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