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博果尔的娘是谁比孝庄尊贵探秘盛庸与明朝靖难之役中的中央军英杰们

0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洪武年间,盛庸官至都指挥。建文元年(1399年),盛庸以参将的身份跟随耿炳文伐燕王朱棣。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后,他又隶属李景隆。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败于白沟河,逃往济南。燕兵跟随而至,李景隆又南逃。盛庸与参政铁铉全力固守,燕兵围攻济南三月不下。盛庸、铁铉乘夜出兵袭击,燕兵大败,解围而去,盛庸等乘胜收复德州。九月时,盛庸被封为历城侯,食禄一千石。

屡战燕军

当时吴杰、平安防守定州,而他驻扎德州,与徐凯屯于沧州,这样互相掎角。这一年冬天,由于受到了冷风和雪雨的打击,加上缺乏粮食和补给品,使得他们在战斗中处境更加艰难。而且,在这次战役中,他们还遭遇了严重的疾病流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他们的大败。

退守长江

然而,不久之后,他不得不率领残部向南撤退,在淮水南岸排列战舰。但尽管如此,他们依旧无法阻止敌人的进攻,最终被迫再次退守到长江边上的高资港,但即便在这里,他们也未能抵御住敌人的攻击,最终失去了最后一线希望,只好投降给了对手。

无奈自尽

由于他的失败和背叛,被认为有异心,因此最终选择了自杀,以结束自己的生命,并洗刷掉自己之前所有的错误和失败。在历史上,有许多人对于他的评价是很分歧的,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勇敢且忠诚的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和叛徒。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对明朝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军事方面都是如此。

陵寝墓地

关于他的墓地,有说法称其位于宜兴,但具体位置已不可考。此外,还有一块墓碑被发现,上面刻着“明始祖晋封历城侯平燕将军显始祖考讳庸公”字样,这显示出了当时人们对他的尊敬程度,以及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人物评价

张廷玉曾评价过他:“东昌、小河之战,一误于李景隆,再误于你,你斩其骁将厥功甚壮。”蔡东藩则认为:“你的失误,让敌人得以逃脱,是你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因此,可以看出,对於這位將領來說,他的一生充滿爭議,但無論如何,都是一個具有深刻影響力的歷史人物。在當時社會背景下,他扮演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對後來發生的事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决策失误,或许整个局势会有所不同。但遗憾的是,我们只能从历史文献中了解这一切,并为这个时代的人物默哀,为他们留下的记忆致敬。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