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柳贯(1270年~1342年),元代文学家。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今属兰溪横溪)人,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无不贯通。他深厚的学识涵盖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他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对大典有着深入的研究与论证。他的学生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宋濂等人。
柳贯对诗词也有着深刻的造诣,他以古硬奇逸闻名,其诗作隽永引人入胜,如《山桥》可见一斑。此外,他对于社会风气及时弊也提出了批评,并通过其散文展现了严整而雄浑的文笔。不过,由于他更多地致力于墓铭碑表等应用文字,因此抒写性情的情感较少。
柳贯留下的作品包括《金石竹帛遗文》、《近思录广辑》、《字系》、《柳待制文集》等,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古代文化和艺术评论,以及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片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视角。这使得他成为了元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