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志良,一个黄梅戏的导演工作者,在他的生命旅途中,他的名字和艺术成就与这门古老而又生动的戏曲形式紧密相连。从十岁那年开始在南京的一家剧场里学习京剧,再到后来随着厉家班学艺,乔志良仿佛预示着他未来的道路将充满了舞台和故事。
抗日战争期间,他跟随艺社奔波于四川、云南,不断地在不同的土地上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在战后的重庆,他入刘家班,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戏子的决心。建国之后,乔志良回到江苏地区,一直在芜湖、九江、安庆等地为人们带去欢笑和感动。
1952年,他参加了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让他得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且担任了一段时间京剧队副队长。一年后,他被调到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那里的工作不仅是执导,更是新演员基本功教学训练的大师。他深谙黄梅戏的情节脉络,以《天仙配》为起点,与李力平合作,将传统与创新巧妙融合。这部作品中的集体舞蹈尤其引人注目,它们如同画卷一样展现出精湛的手法和丰富的情感。
接下来,乔志良又执导了多部作品,如《告粮官》、《女驸马》、《罗帕记》、《荔枝缘》、《碧玉簪》、《刘三姐》以及现代社会题材的《年青的一代》,并且参与了电视连续剧《严凤英》的戏曲技术指导。在这些项目中,无论是在传统还是现代题材上,都能看出乔志良对黄梅戲深厚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尽管时光流逝,但乔志良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系列优秀的作品,还有对这门艺术形式无尽热爱和忠诚。他用生命编织出的每一幕,每一次表演,都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以及它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