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西汉定都长安之时,关中地区不仅是京师官吏、军队、百姓等以粮食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主要供给地,更是西汉在位期间尤其是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87年)为了满足各方面对粮秣等需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工程。除了凿漕渠,从东方运粮入关外,还在关中增建灌溉工程,以扩大水浇地面积,增加当地的粮食产量。这一过程,不仅在短短几十年内穿凿了龙首渠、六辅渠、白渠和成国渠等大量农田水利工程,而且还形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兴建水利体系。
龙首渠作为这一系列工程中的较早者,在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间(公元前122—前111年)被开挖。据说,有名叫庄熊羆的人向皇帝提出了开一条引洛水灌溉重泉以东10000多顷盐碱地的建议,并且得到了采纳。最终,这个项目由万余人担任凿渠任务,他们从征县向南开挖,最终改用井渠结构,因为土质疏松,明道易崩塌。最深的竖井达40多丈,因挖出许多骨骼化石,当作龙骨,所以称为龙首渠,但由于解决不了塌方问题,效果并不显著。
六辅渠则是在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由左内史倪宽主持兴建,是六条辅助性小型灌溉通道总称,它们引导冶峪、小清峪、小浊峪等小水源流入郑国渲上游北面的农田,这些农田地势较高,郑国未能完全覆盖,因此需要通过六辅来补充灌溉。此外,他还规定了“水令”,这是我国最早见于记载的用水制度。
白 渔是后来动工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由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并主持。在谷口开始,然后沿着南面流经池阳、高陵和栎阳注入到河川——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河川——中去。这条路线长达200里左右,对于那时候周围约4500顷以上土地进行了有效利用。当这两条可以让人们享受丰收季节,无论是否有雨降落,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民歌《郑州·黑山》就这样赞颂了这两个系统:
"衣食京师,
亿万之口。
"
虽然白 渔比其他一些更好,但它也有不足,比如容易淤积泥沙,这样会导致长时间使用下来的效果减弱。而另一项重大建设的是成国 渔,它位于泾 水北面,与泾 水相邻,从郿县开始,然后沿着东西方向经过槐里 和扶风 等地方,最终与蒙茏 渔汇合。这座建筑一直以来都是关中的主要灌溉系统之一,而后来还发展成为最大的输送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资源的一部分。
这些举措使得三大基本组成了一套完善的地理环境,其中包括泾 水、惠 水以及洛 水及相关的小型沟通网络。但实际上,在整个历史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小型沟通网络,如灵轵[zhǐ纸]和[wéi违]这样的沟通网络,也被用于提供更多额外支持至这个区域内部城市及其周边乡村社区所有居民,以确保他们能够得到他们所需的大量食品供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西汉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基础设施系统,即三大系统:从泾 系引发来自南山 的溪流;从惠 系引发来自黄河 的溪流;以及从洛 系引发来自黄河 下游 的溪流,以及相关的小型沟通信网。如果将这些加起来,那么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的支持城镇经济活动以及维护该区域生态平衡基础设施框架,为数百万人的生活带来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