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科举考试不仅是帝王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也是历代皇朝招揽优秀人才的渠道。自隋炀帝时期开始,一直延续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科举制度见证了无数考生的努力与故事。然而,由于当时没有照像技术,考生的身份验证主要依靠文字描述。
在清代的一次监考中,有位姓胡的考官十分严格,他会根据名册上的描述来识别考生,比如“微须”代表着缺乏浓密的须发,因此他拒绝了那些长胡子的考生。一位不服气的考生回击说:“朱熹注‘微,无也’岂不是说老夫子赤身过宋国了?”这番话让胡考官大怒,但该考生却毫不示弱。
清末废除八股政策后,命题更加涉及历史内容,其中有一个著名的问题是《项羽拿破仑论》。尽管四书五经都被熟读,但许多人不知道“拿破仑”是什么人物。
有一位勇敢无畏的学生,在他的文章中巧妙地提出了问题,“项羽力能拔山,却不能拿破轮吗?如果车轮已被打碎,它必然轻得可以由凡人拿起,那为何还需要项羽?”他进一步阐述:“英雄若不能施展其才华,其力量将难以发挥,其成就也不可能显现,这不是对人才充分利用吗?”
乌尔恭额巡抚曾亲临一所书院监看考试,当看到大家争相抢食时,不禁感叹:“好一群老鼠!”其中一人即刻想出了一句相反的话语:“虽然鼠类大小各异但称作老;龟甲雌雄俱属乌。”这样的智慧和机智令人敬佩。
为了培养人才,前清规定每县至少要录取三名童生。但有一年,一处偏远县份只报送了三个试卷,其中一个写下了“且去”,另一个则什么也没写,而第三个直接交上了空白纸张。在这种情况下主 考官只能任意决定成绩,最终选出了那个只写了“且去”的为第一等,因其背后的深邃思想而被推崇。
虽然有些趣事可能只是传说或夸张,但科举考试如此漫长而丰富的人物世界,让我们不得不怀疑:若没有这些趣事,那么历史又该如何讲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