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听闻,明朝的皇帝们在位时,有些确实并不英明,但是在他们身边,有一批忠诚的大臣,他们依然能够为国家出力。如于慎行,他在17岁便考中了举人,在鹿鸣宴上,当主考官提议给他举行庆祝仪式时,他却婉言谢绝,这种机遇早已让许多人急切地想要感恩,却于慎行却选择了谦逊。他的品德和操守,从未有过动摇,在于慎行任职期间,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
于慎行是一个性格忠厚、老实的人,是张居正最喜欢的门生,而于慎行对张居正同样怀有深深的尊敬,但这并非意味着他会盲目支持一切。张居正推进了一系列改革,使得明朝经济状况出现了显著改善,但他的独断专行也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满。当御史刘台上疏反对张居正,结果被关进监狱时,于慎行竟然亲自前往看望刘台。这件事使得张居正非常不悦,并找到了于慎行质问其为何要做出这样的事情。然而,于敏文回答说:“刘台没有犯错,我理应去看望他。”
当张居正在父亲病故后面临着回家守孝与继续掌权之间的抉择时,他选择留下,让门生们代为上疏请求“夺情”,以此来延续自己的执政时间。但是万历皇帝接受了这一请求,这一决定激起了一片争议。在这个紧要关头,大臣们联名向皇帝提出异议,其中包括我所崇拜的大臣之一——于敏文。这件事情最终不了了之。不过,当张居正在晚年去世后,一些对其持批评态度的大臣纷纷写信致意。而在这场风波中,我见证了我的导师——一个曾经让我仰慕至极的人,被迫遭受抄家的惨剧。我虽然不能阻止这一悲剧发生,却能尽我所能,为那些无辜者发声。我用我的笔墨,为那份忠诚与清白立下丰碑。
凭借着这种坚定的品格和行动,我成为了内阁首辅。在那个时代,我们这些追求真理、维护公义的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将我们的信念坚定到底。不管历史如何刻画我们,也不管命运如何安排,我们都将以我们的方式,用我们的话语,将真相传递下去,让世界看到真正伟大的力量来自哪里:来自那些愿意站出来,为真相而战,不畏强权,不屈服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