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的津南地区,徐光启与小站稻的故事成为了一个传奇。清代之前,这片土地就已经开始了屯田种植的小站稻的尝试。宋、辽时期,何承矩提出了在“缘边”屯田种稻的想法,而元代则是在直沽一带继续进行屯田。
到了明代,这些尝试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在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派遣功臣亲兵大批移民到津南开荒种稻。弘治元年,丘浚进一步提议,将华北滨海平原化为良田,并成功招垦了环海荒田。
万历二十五年的春天,一项名为“户部奏天津开田”的计划被提出,其中包括将沿海一带地给军民人等备工本尽力开种,并且获得了官府的印照。一旦收获三年后,就可以收税。这不仅让当地居民受益,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时,他看到葛沽和白塘口这两处都有大量荒废的土地。他认为,只要有水利,便可耕作,因此他在万历二十八年,在白塘口和葛沽募集民众实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水田2000亩,每亩最高可收四五石。此后,他陆续开发了津南地区各处,以江南围田耕作办法进行屯田,即所谓的十字围。
这种围 田之法,是一面靠近河岸,三面开渠,与河水通流。深广各一丈五尺,再加上四面的筑堤以防止水涝,以及中间沟渠之制,使得土壤盐分降低,同时利用河潮灌溉和排出尾水,从而使土壤适宜于低洼及地表水丰盛的地方种植稻谷。此法对当时的大量低洼湿地尤其有效,对改善生态环境也有积极作用。
此外,小站稻也曾受到过其他科学家的关注,如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在他的《农政全书》中,他总结了一系列关于开垦、水利、荒政方面的心得体会。他见证并参与了许多改革,比如采用新型轮作制度,即棉花一年,粮食一年,可以保持土壤肥沃,并减少病虫害的问题。而他对于改造盐碱土以及因地施肥也有深入研究,为后来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经验。
随着时间推移,小站稻不仅成为一种经济来源,而且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在清朝诗人华长卿的一首诗中:“河水澄清红稻肥,田间燕子双双飞。葛沽遥接贺家口,土人相传十字围。”这样的描述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小站 稻景象。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个回忆,也是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