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明朝海禁中国两百年沉默的潮流之堤

0

艾跃进:明朝海禁长达两百余年,是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沉默与落后的重要原因。自明朝初期开始,海禁政策持续推行至后期,再次实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而长期的海禁时期。这种严格的封锁措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标志着国民走向自满和闭塞,也是我们落后于时代潮流的起点。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商业政策转变为重农抑商,这一转变直接导致了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对人口流动进行了极大的控制。而他实行的海禁政策,与其统治理念相符,即“经营成为了朱元璋的思想”。

朱元璋将周边国家列为“不征之国”,以防止无谓的征战消耗国力。他发布了一系列命令,如“片甲不得下海”,这一规定断绝了沿岸居民生计,使得违法出海成为常态。在《明实录》和《国权》中记载,每隔几年,他都会重新强调这项命令,如洪武十四年、十七年、二十年等。

明朝连续200多年的海禁史,是罕见且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段历史。由于这些限制,人们只能选择私底下出海或加入盗贼团伙。面对这样的局面,利玛窦认为此举并非外国向中国朝贡,而是反映了中国向世界支付 tributes 的现象。

在前代未曾有过的情况下,清晰显示从明朝开始,中国就开始跟随而不是领先于全球发展。此前的几百年里,我们领先于西方,但从此之后,我们逐渐被放慢脚步。在这一期间,一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由重农抑商和严格的户籍制度,以及不断执行的地理隔离所阻碍,这些都使得我们的经济文化交流受到极大限制。

当西方国家正在探索新航路、扩展殖民地,并且资本主义正兴起时,我们却仍然停留在农业文明阶段,只是在苏杭地区有一小部分行业可能出现资本主义早期表现,但由于种种障碍,它们无法得到充分发展。这段历史如同静态画面,让人感慨万千。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