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乘坐列车穿梭于北京站时,我们总能从窗外的视野中捕捉到那座雄伟的曲尺形箭楼,这就是北京内城东南角楼,唯一保存至今的内城角楼。若在百余年前,从这座角楼向城外望去,可以看到广阔的护城河和通惠河,以及繁忙的东便门漕运码头,这里曾是整个北京城市水系出口的地方。向城内看,也是一条弯曲的小河,将几个清澈的“泡子”串联起来,如同一条翡翠项链,被北京人称为“泡子河”。
说起角楼,人们总会想起故宫城墙上的四座奇异结构、美观无比的大型箭楼,它们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一。而明清时代,北京内、外城还各有八座不同风格的角楼,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驻扎着军队,以备随时防御来犯之敌,因此都被设计成箭楼。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其余七座角楼或因雷电和战火而毁坏,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市建设中被拆除,只剩下了现存的一座——内城东南角樓。这座建于明正统四年的建筑,由永乐皇帝修筑京师九门后,由于财力、物力时间限制,“月城、楼铺之制多未备”,直到正统元年才开始施工,并在正月完工。
此后的历代,都对这栋历史悠久的地标进行了多次修缮,比如乾隆皇帝曾对所有京师大规模修葺或重建。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考验后,该角樓仍然屹立不倒,是一处难得见到的古代建筑瑰宝。
除了这一重要地标,大通桥畔也是明清两代最重要的一处漕运码头,那里的水面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苏州水乡之中。漕运是元、明、清三代最重要官办经济活动,也是将富庶南方田赋集中至首都的一种方式。在古代,水运是最低成本效率最高的手段。大通桥旁停泊着十几艘平底大木船,这些船大小形制几乎完全相同,是官府专用的“剥船”。太平天国之后,大运河淤塞无法行驶漕船,便改用可在海路行驶的大型轮船再换装小型可入海河道航行的小型木船,即所谓“剥运”。
尽管今日已无法复原当年的景象,但通过抢救下来的遗迹,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巨大的文物价值与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