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土木堡之变数据揭秘明清交界的战略转折点(图)

0

数据驱动:揭秘明清交界的战略转折点(图)

在北京站乘坐列车时,从左侧窗户望去,眼前是雄伟的内城东南角楼。百年前的这座角楼,面对宽阔的护城河和通惠河,以及繁忙的东便门漕运码头,是整个城市水系出口的一部分。向城内看,有弯曲的小河,将几个清澈的“泡子”串联起来,如同翡翠项链,被称为“泡子河”。

唯一幸存的角楼——内城东南角楼

人们常想起故宫城墙上的四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之箭楼,它们结构奇异和谐美观,是中国古建筑代表之一。明清时代北京内外城还有八座不同风格的角楼,不仅有装饰作用,还驻军防御,因此被设计成箭楼,其中尤以紫禁城正面的西南、东南两个最为规模大。

随着岁月流逝,除此之外七座角楼或毁于雷电战火,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市建设中被拆除。而现存内城东南角楼建于明正统四年,由于限于财力物力时间,“月城、樓铺之制多未备”,直到正统元年复命修筑京师九门 城壕桥闸完毕。在历代修缮后,此次因乾隆皇帝的大规模修葺或重建而得到维护。

唯一幸存的角楼:内城东南角楼

现存此刻由方形台座突出,其结构坚固易守难攻两条大脊交成十字灰筒瓦绿剪边绿琉璃列脊饰兽头共记144个最众方向最多箭孔。此塔体呈转房立楠木柱20根铺设三层对应上面三层箭孔1981~1983年政府拨款重修按不改变原状原则恢复旧貌并设立保管所筹备展览已对社会开放游览。

大通桥畔曾是明清两代重要漕运码头之一

照片展示了一个北国水乡画卷,如果不是画中的内城东便门大通桥与巍峨北京城墙,我们可能会以为是在苏州水市。大通桥畔是一位名叫查尔德德国摄影师拍摄的一幅画面,具体年代可能是1875~1878年距现在已经一个多世纪了。

漕运是元、明、清三代官办经济活动,也集中富庶田赋至首都的一种方式。在古代水运成本效率最高,最低。明清两代沿海路或走运河到达张家湾漕粮卸下或者继续沿通惠河西行至东便门码头甚至直抵朝阳门码头。在元、明两代及清前期北运河通惠河成为首都生命线。大通桥也是从张家湾进京的一个重要渡口,在光绪二十六年改用机动船铁路运行漕粮逐渐淡出历史。

从远处可见外围监视岗位高梁沟景色如画近处更有一片绿意盎然湿地公园紧邻天安门广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一地区包括了许多著名的地标性建筑物例如中山公园位于天安门广场以西,这里有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如颐和园故宫等主要景点参观者可以通过步行游览这些地方来感受它们独特的地方特色。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