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乘坐列车即将进入北京站时,我们总可以从左侧车窗看到窗外城墙上那座雄伟的曲尺形箭楼,这就是北京内外城八个角楼中唯一存留至今的内城东南角楼。如果在一百多年前,登上这座角楼向城外看,可以看到宽阔的护城河和通惠河,以及繁忙的东便门漕运码头,这里还是整个北京城市水系的出口。向城内看,还是水,一条弯曲的小河将几个清澈的“泡子”串联起来,像一条翡翠项链,北京人称之为“泡子河”。
说起角楼,人们总会想起故宫城墙那四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它结构奇异,与谐美观,是中国古建筑的极品代表作之一。其实,明清时代的北京内、外城角,还有八座不同风格的角楼。这些建筑不但有装饰作用,还驻有军队,以备随时防御来犯之敌,因此都被设计成为箭楼。
随着岁月流逝,其余七座角楼或毁于清末的雷电和战火,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力发展中被拆除。而现存内城东南角樓建於明正統四年(1439年),永樂皇帝修築北京時,由於限於財力、物力、時間等關係,“月城、樓閣之制多未備”。到了正統元年復命修築京師九門城市壘,此後歷代經多次修缮。
此刻,你站在历史交汇处,大通桥畔曾是明清两代最重要的一道漕运码头。在这里,从1875到1878年的德国摄影师查尔德拍摄的一些照片展现了一幅北国水乡画卷,如同苏州水乡一般美丽而迷人。在元至清三代,最重要官办经济活动之一——漕运,在这里实现了对首都是极其关键的一种方式,将富庶南方田赋集中至首都。
这些照片中的木船,也许就是拖船,它们能够单独行驶,也能连成一串由拖船拖带航行。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比如纤夫和漕夫,他们用竹槁撑行或手拉绳索,将几十吨重的大木船逆流而上,即使是在浅涩河道中也一样。这样的景象,在当时无疑是一幅生动的人文地理画卷。
然而,不久之后,大通桥及其附近的地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地铁路工程开始兴建,并伴随着城市扩张与现代化进程,大通桥遭到了1966年的破坏,而护城河则逐渐失去了它们原有的功能。此刻,只剩下一个公园作为纪念,那里的残壁依旧回忆着往昔东便门水乡风光。而泡子河,当年的积潦与今日相比已显得如此宁静安详,有如一片深邃历史沉淀下的湖泊。但是,如果仔细聆听,它似乎还在诉说着那些远去岁月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