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不仅好色,而且对食物有着极高的品味。他拥有七位正式姨太太之外,还有众多的姬妾和短期伴侣。为了保持旺盛的性欲,他会吃各种能增强男性功能的食物。食与色的结合,在他这里达到了极致。
当时戚继光守卫登州,他专门指派渔民捕捉一种名为“腌肭脐”的海兽,即俗称海狗肾,并定期将其送往北京供张居正煲汤饮用。据明代文人王世贞记载,张居正喝下这种汤后,因奇热攻心、阳亢无比,头顶出火。在严寒的冬日里,由于戴不住帽子,这成为了一种风景线。
张居正能够如此享受奢侈生活,这并不罕见。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官员都擅长饮食,不吃难以官至高位。他是一位懂得享受美食的人。这使得口福越来越刁、舌尖越来越灵、胃口越来越大、品味越来越高,从而提高了美食水平,使厨师的手艺也随之精进。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讲述了一则故事:有一士夫在京城买了一妾,她自称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的一个缕葱丝者。当被问及为什么不能做包子时,她回答说自己只是负责切葱丝,而非真正制作包子。这说明蔡府厨房规模庞大,如同一个营级编制。
清代梁章钜《归田琐记》中提到,当年羹尧被降职后,其姬妾散去,只留下一位曾在年家专管小炒肉的小秀才。此秀才请求试一试,但姬妾拒绝,因为她担心他无法处理如此简单的事务。她解释说,每次年将军用餐前都会预告菜单,如果点小炒肉,那么需要准备一只肥猪才能制作。而普通百姓只能购买斤计市肉,从何而取?秀才因此感到沮丧。但后来,他想出了办法,用村里的赛神会用的猪尸试着烹饪,最终导致秀才因为吞下了烫熟的猪肉而倒地失去知觉。
最终,蔡京因饿死,而年羹尧被罚到杭州看城门时,也无法享受到油条等简单美食。这两个人原本都是权势熏天,却最终因过度沉迷于豪华生活而遭受惩罚。他们在掌权期间,无论如何,都显得神气活现、骄横跋扈,但这也是他们堕落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可能就是由于这些能吃好吃善吃懂吃的大大小 官僚们推动发展起来的。如果要评功摆好的话,这些拥有善吃之嘴善品之舌善纳之胃善排之肛的大大小官僚,不知道是否该算是中华美食走向世界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