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是怎样发扬光大的明朝灭亡的那一刻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最后的美味

0

在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不仅好色,而且对食物有着极高的品味。他拥有七位正式姨太太之外,还有多位姬妾和短期伴侣。为了保持性欲旺盛,他会吃各种能够壮阳的食物。在他那里,食与色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据明代文人王世贞记载,当时戚继光守卫登州,他专门指派渔民捕捉一种名为“腌肭脐”的海兽,即俗称海狗肾,定期送往北京供给张居正煲汤喝。这种汤导致了奇热攻心、阳亢无比的副作用,使得冬天戴帽子都难以做到,这成为万历年间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张居正因其特殊饮食习惯而闻名,这并不罕见,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官员都非常讲究口福。只要是官员,被请客、被宴会、被应酬、被尊到主桌主位的机会要比老百姓多,因此嘴巴越来越刁,舌头越吃越灵,胃口越吃越大,品位越吃越高,从而促使厨师的手艺也随之精益求精、登峰造极。

宋朝时,有个士夫在京师买了一妾,说她曾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上的人,但当她要作包子时,却说自己只负责剥葱丝。这说明了蔡府厨房的人数相当于一个营级编制。清朝时,有个秀才得到了杭州将军年羹尧的一个旧姬,她自称只负责处理小炒肉,每次将军饭单一呈进前一日,小炒肉出现,她就忙半日,只不过每月只能出现两三次。她还提醒秀才,每家市肉都是斤计,从何下手?

后来这个秀才想让她的试试手感,一次赛神会中他拿去全猪,让她用死猪尝试结果发现味道大减,而这只是一个笑话。而另一方面,我们知道蔡京最后饿死,而年羹尧虽然被雍正在杭州看城门,但仍想吃油条,可他们都是宰相或将军,对美食的追求似乎成了一种堕落。

由此可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或许恰恰依赖于这些能吃好吃善品懂咀养消化排出的大小官僚们推动?倘若要评功摆好的话,不知道这些拥有善咀善品善纳善排的大臣,是不是该算中华美食走向世界的功臣?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