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工资与唐宋相比:俸禄之低、福利之丰
明朝的国力在许多方面并不逊色于唐宋,而明朝官员的待遇似乎就不如前两代了。据说,有些明朝官员光靠自己每月的工资连家都养不起,这种情况为何?主要是因为朱元璋对待百官极其严格,一旦发现贪腐之事便会重罚。不过,朱元璋对待百姓还是很好的,所以百姓这边相对来说还会要好过一些。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清官,那就是明朝的海瑞。海瑞在为官期间,经常家里穷到揭不开锅,但却绝不收群众一针一线。以至于有一天海瑞去菜场买肉为母亲贺寿,结果却成了当地的头条新闻,而且这件事情还被载入了史册。这让人不得不思考,即使是像海瑞这样清廉且勤奋的官员,也难以凭自己的俸禄养活自己和家庭。
明太祖朱元璋早年贫苦出身,因此他对官方制度有一种骨子里的鄙视和厌恶。在建立明朝后,他给予官方制定了一套相当刻薄的薪酬标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发放工资,即便是最底层的小小九品芝麻 官也足够过上小康生活。但实际上,在洪武时期之后,官方支付大米作为俸禄的情况不断减少,而取而代之的是丝、棉等实物,以及一种叫做“大明宝钞”的官方发型纸币。大米折算成丝、棉本来也可以接受,可是折算比率并不是按市场价格,而是一种非常低的人为规定。此外,“大明宝钞”由于滥发导致价值迅速下降,以至于很快跟废纸没什么区别。
因此,当时期内,大部分高级干部实际收入仅相当于其名义俸禄的一小部分。这也是为什么《明史》中会发出“自古官俸之薄,未有弱此者!”这样的感叹。而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大多数高级干部自然采取了贪污受贿的手段。虽然朱元璋执政时期铁腕政策限制了这种现象,但随着时间推移,因为薪酬制度本身就极端合理,不久即出现了各种陋规。
然而,与此同时,作为权力的象征和特殊利益,一般士兵以及五品以上京城中的高级军事将领仍然享受着诸多特权,比如豁免纳税服兵役,以及乘坐相关品级轿子等。但对于触犯法律的问题,他们通常能得到宽容处理,只要没有皇帝特别命令追究责任。在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尽管他们可能面临经济困境,但是从社会地位和政治上的尊贵来讲,他们依旧享受到很多优惠。
总结来说,尽管公务人员在理论上获得较少报酬,但实际所得往往远远超过正式报酬,并通过其他手段补充个人收入,这样的系统确保了维持一定水平生活质量,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力,从而形成了一套复杂但有效的地缘政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