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贞(?-1632年),字肖乾,山东诸城市人,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大臣。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他以进士及第之名被授予户部主事的职位,并逐步升迁至右参议。王化贞是东林党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内阁首辅叶向高的支持者。
在辽东巡抚任上,王化贞与熊廷弼不和,这导致了他的背叛。在崇祯五年(1632年),由于被指控犯有罪行,他最终遭到了处决。
王化贞的人生轨迹充满了复杂的情节。他曾一度安抚过蒙古部落,以此来防止他们南下的威胁。然而,他后来却因与熊廷弼之间的矛盾而变得敌对。这场争执中,两人都试图证明自己的战略正确,而实际上,他们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尽管如此,王化贞依然坚信自己能够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但最终他的计划并未得到实施。
在这场斗争中,王化贞表现出了其军事策略上的无知以及轻视敌人的态度。他相信蒙古人的话,说虎墩兔将派遣援兵四十万,因此他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战斗。一切的事务都被推给别人处理,而他则一意孤行地说大话,以此来蒙骗朝廷。此外,他还错误地判断了李永芳这一人物,并且误信了许多间谍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行为使得朝中的其他官员开始怀疑他的能力,并且认为他是一个不可靠的人。在最后一次失败之后,广宁城的人民开始逃离,因为他们担心后金会再次发动攻击。但就在这个时候,熊廷弼出现在右屯,用重兵保护广宁,同时外围设立镇武、闾阳等城堡作为防线。这一决定标志着两个人之间关系彻底破裂,最终导致了更大的灾难发生。